健身路径看起来简单,但是每年因为使用不当而发生的伤害事故络绎不绝。专家告诫健身者——
今年春节长假重庆市王师傅过得十分不爽,原本想利用长假里难得的时间好好玩玩,没想到节前在家附近的健身路径上玩单杠,一不小心掉了下来,头摔在地上整整缝了15针。出门游玩变成了闭门疗伤,搞得他很是郁闷。
与王师傅一样,因为使用健身路径不慎,市民健身时受伤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时有发生,一些伤者还对提供健身设施的公园、广场等单位提出索赔。都是“路径惹的货”,由于惧怕类似事故的发生,以至于当体育部门在向类似这些场所无偿提供健身路径时,竞遭到这些单位的婉拒。健身路径为市民锻炼身体提供了条件,但却遇到这样的尴尬,恐怕这是体育部门没有预料到的。
对此,中国体育科研协会委员、原重庆市体育科研所所长罗良友说,这主要是因为在选择安装健身路径的器材时针对性不强,没有充分考虑到市民对健身器材的真正需求,以及健身器材对健身者自身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要求。
罗良友说,其实,健身路径在设计制造上主要针对老年、中青年、少年儿童等三类不同的群体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和配制,市民在使用时只要方法得当,不仅能够取得很好的健身效果,同时也是十分安全可靠的。但是,如:单、双杠、吊环等项目的运动,要求使用者在健身时必需掌握一定的使用要领和技巧,同时还要有人保护和垫子等安全措施作为保障。
据了解,由于以上三类运动项目在进行锻炼时危险性较大,现在许多学校在体育课上都未教授这些项目。而普通市民在进行这些项目锻炼时,由于缺乏技术要领和安全保护措施,更是十分容易造成伤害。同时,通过对重庆市健身路径使用情况的调查,健身路径的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青少年儿童,而这两类人群在健身技能的掌握、体能体质、自身保护等方面,与中青年人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,与此同时,他们在使用这些器材时又缺乏相应的指导和安全保护,因此,在健身时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。对此,罗良友建议,针对公共健身场所,在健身路径的器材选配中,应该避免技术难度大、危险性相对较高的器材。
罗良友介绍说,单、双杠、吊环等项目属力量型锻炼项目,根据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《普通人群锻炼标准》,力量型锻炼项目只有投实心球、仰卧起坐、原地纵跳等项目,并没有单、双杠、吊环所练习的悬垂、支撑类的项目。同时,根据重庆市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的调查,普通人群在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排序中,男子喜欢跑步、长走、球类;而女子喜欢跑步、健美操、舞蹈、长走。因此,结合标准和市民对健身项目的选择,罗良友建议,首先,健身路径器材应当结合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《普通人群锻炼标准》来设计和配制,这样既可以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,同时还可以量化锻炼和自我测试,从而达到安全、科学锻炼的目的;第二,单、双杠、吊环等器材要避免直接安装在水泥地上,同时健身路径旁要设立明显的标牌,说明适合锻炼的人群和正确的使用方法;第三,要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,加大对市民科学健身的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