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动静结合
体育运动所要锻炼的是如何充分调动肢体,获得最佳效果。肤体的动,是在意识的作用下,躯干、四肢等部位的屈、伸、旋、转、开、合等,是一种心理活动相对较强的精神状态,肢体的动意识活动则相对宁静,这就是动中求静。
任何一种体育项目,都是为了运动养生,这就是要讲究精神要悠闲、形体要运动,注意形神共养,内外兼修。运动时松静自然、心态怡然、圆满连贯。动于外而静于内。动是绝对的,静是相对的。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。动为阳,静为阴,阴阳两者,相互交感、互根互用、消长平衡、相互转换,做到形意结合,意念相随,自然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。
二、适度合理
运动保健是通过运动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,是人体生命运动状态向优化、有序方向的变化过程。运动时要掌握运动适度。运动量过小,达不到锻炼的目的,起不到健身作用;太大,则超过了机体耐受限度,反而会使身体过劳而受损。因此,要循序渐进的进行。孙思邈在《千金药方》中告诫人们:“养性之道,常欲小劳。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有”。运动时要心绪放平、不急不躁。开始时,会有肌肉酸痛、浑身乏力。随着健身水平的提高,可逐渐提高强度,增加频率。
运动锻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,人体内部的变化是逐渐产生的,这就要求运动者,不能过激、过猛,防止健身运动的急功近利情绪。
三、持之以恒
持之以恒是运动者内心的行为表现,操之过急,时停时练。是不利于健身运动的,一个道德涵养高尚、意志坚强的运动爱好者,必须会在健身运动过程中,较快的体验到真谛。
体魄强健是有过程的,新的生命状态的形成,也是有过程的,持之以恒的锻炼者,其生理、心理状态都展现出生命活力,旺盛的生命状态,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,而是经长期艰苦锻炼、点滴积累而形成的。
四、形式多样
健身运动应根据不同年龄、体力、兴趣、环境、选择不同项目、方法和强度。
体质弱的,可采用方法简便,器械简单,活动起来饶有兴趣、运动量较小、轻松和缓的。如:跑步、郊游、荡秋千、放风筝、踢毽子、保健球;在跑步机上慢跑、跳绳、爬山等。年轻、体质强者,可打打羽毛球、跑步机跑动中用中速或快速等。慢性病患者、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宜选健身气功、太极拳。神经衰弱者或消化功能紊乱者,宜选用跑步机慢跑、乒乓球等。肢体麻痛者,可做上、下肢运动,如散步、甩手,有条件的还可做健身气功的五禽戏、八段锦等。